地形對河流的影響氣候和地形對河流有什么影響?
北美洲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地形區(qū):西部為高大山系(以落基山為主)、中部為廣闊平原(以中央大平原為主)、東部為和緩的高地(以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為主)。
1、對氣候的影響:(1)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受西部高山阻擋,在迎風(fēng)坡一側(cè)形成狹長的溫帶海洋性氣候,而背風(fēng)坡一側(cè)的廣大中部和西部地區(qū)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的氣候。降水自東向西明顯減少。(2)由于中部平原廣大,沒有高山阻擋,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可以長驅(qū)南下,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也能長驅(qū)北上,年溫差增大,加劇了北美氣候的大陸性特點。
2、對河流的影響:地勢東西高、中部低,中部地勢北高南低。由此導(dǎo)致大河多由東西部向中部匯集,再由北向南流,如密西西比河即如此。
地形對河流的影響例子?
盆地地形會形成向心狀水系(河流),山地會形成放射狀水系(河流)。地勢會影響河流流向如:我國西高東低,河流則是大江東去,一江春水向東流。
牙買加地形對河流的影響?
整個島多山嶺、石灰?guī)r高原和伏流河,巖溶地貌發(fā)達(dá),缺少地表徑流,洞穴泉水多,多變的地形可分三部分,沿海平原,東部山地,中、西部丘陵和石灰?guī)r高原,其中丘陵占全國總面積的60%,同時因地處火山地震帶,火山噴發(fā)形成了肥沃的土壤。
加上熱帶雨林氣候的影響,氣候終年濕潤,年平均氣溫27 ,年降水量近2000毫米,使得這里森林茂密,森林面積占到全國總面積的20%,但夏季常有颶風(fēng)侵襲。
東南亞的地形對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響?
東南亞的地形對河流水位特征有以下影響。東南亞主要分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。馬來群島的島嶼較為分散,因此,河流比較短促,這就造成了河流的流速較快。
中南半島主要以縱向的山脈地形為主。因此河流主要由北向南流淌注入南海和印度洋,河水存在著明顯的季節(jié)流量差別。
歐洲西部地形對河流的影響?
歐洲西部平原面積比較大,地形比較平坦,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,冬季平均氣溫高于0°C,降水季節(jié)分布比較均勻。受地形和氣候影響,歐洲西部河流水流平穩(wěn),流量季節(jié)變化不明顯,冬季沒有結(jié)冰期(溫帶大陸性氣候區(qū)的河流冬季結(jié)冰),有利于發(fā)展航運。
不丹地形地勢對河流特征的影響?
不丹地形特點
不丹的地勢北高南低,全國除南部小范圍的杜瓦爾平原外,山地占全國總面積的95%以上,素以山國著稱。不丹各地的海拔高度相稱懸殊。東南部地區(qū)的馬納斯河(the Manas Chhu)海拔高度只有97米,是全國海拔最低的地區(qū);而北部喜馬拉雅山脈的大多數(shù)山峰海拔高度都在6000~7000米以上,庫拉康日山(Kula Kangri)海拔高度達(dá)到7554米,是全國海拔的最高點。
不丹的地勢高低懸殊,從北至南,逐漸下降。跟著天氣的垂直變化和受印度洋季風(fēng)天氣影響程度的不同,全國大致可劃分分3個主要地形區(qū),即北部高山區(qū)、中部河谷區(qū)和南部丘陵平原區(qū)。
東亞地形對氣候和河流的影響?
(1)影響氣候: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,向海洋傾斜利于(夏季風(fēng))來自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(nèi)地,形成豐富降水; (反例:澳洲美洲)
(2)影響河流(水系): 地勢西高東低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,溝通了東西交通,方便了沿海和內(nèi)地的經(jīng)濟聯(lián)系
(3)影響河流( 水文): 東亞西部地形呈階梯狀使河流在流經(jīng)階梯之間的河段,由于具有較大的地形落差,蘊藏極為豐富的的水能資源
(4)島和島嶼上多丘陵山地,加上氣候濕潤,有利林木生長,森林覆蓋率高,使河流短促,落差大,水能豐富,含沙量小。
馬來群島地形對河流的影響?
因為馬來群島的地形特點是多山,地形崎嶇,平原較少,所以受地形影響,馬來群島的河流一般落差大,流速較快,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。但是,因為是島嶼,面積不大,所以河流一般比較短小。馬來群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,全年高溫多雨,所以河流流量大,沒有結(jié)冰現(xiàn)象。
俄羅斯地形對河流分布的影響是什么?
俄羅斯自西向東地形為東歐平原,伏爾加河,烏拉爾山,西西伯利亞平原,中西伯利亞高原,東西伯利亞山地。正是由于地形,塑造了俄羅斯的眾多河流,如伏爾加河,鄂畢河,葉尼賽河,勒那河。俄羅斯的地勢東高西低,平原廣闊,耕地面積廣。
亞洲部分地勢南高北低河流多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;歐洲的地勢北高南低,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里海、黑海。
海南島的地形對河流的影響?
海南島地形中間高四周低,夏季東側(cè)是東南季風(fēng)迎風(fēng)坡,降水多,西側(cè)背風(fēng)坡降水少。
河流成放射狀從中間流向四周
海南島四周低平,中間高聳,以五指山、鸚哥嶺為隆起核心,向外圍逐級下降。山地、丘陵、臺地、平原構(gòu)成環(huán)形層狀地貌,梯級結(jié)構(gòu)明顯。
河流
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,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(fā)源于中部山區(qū),組成輻射狀水系。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,其中水面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。南渡江、昌化江、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,三條大河的流域面積占全島面積的47%。南渡江發(fā)源于白沙縣南峰山,斜貫島北部,至??谑腥牒#L311公里;昌化江發(fā)源于瓊中縣空示嶺,橫貫海南島西部, 至昌化港入海,全長230公里;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,分別發(fā)源于瓊中縣五指山和風(fēng)門嶺,兩支流到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,至博鰲港入海,主流全長163公里。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,人工水庫居多,著名的有松濤水庫、牛路嶺水庫、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