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各國入境旅游人數
2021年韓國入境旅游人數為42萬人次,其中外國游客僅7.3萬人次,同比大減95.4%。
按國籍來看,美國游客最多,為2.5116萬人次,同比減少69.7%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訪韓中國游客為6301人次,同比銳減98.6%,而日本游客僅為198人次。
2. 中國入境旅游人數
2018年江蘇省共接待入境游客超400萬人,同比增長8.3%。其中外國人共計264.69萬人,同比增長9.5%,香港同胞21.0萬人,澳門同胞13433人次,臺灣同胞113.81萬人次。具體來看,2018年1-12月江蘇省接待游客數量保持穩(wěn)定,基本在30萬人以上。其中5月江蘇省接待入境過夜游客人數38.36萬人,為一年人數最高值,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22.8%。
從接待外國游客客源來看,2018年日本來江蘇旅游的游客最多,共計48.5萬人次,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%;其次是韓國過夜游客數量43.87萬人,同比增長8.8%。美國游客數量第三,接待游客人數28.35萬人,同比增長13.8%。
從游客增速來看,2018年澳大利亞游客增速最快,達到21.3%。加拿大游客增長也較快,同比增速為15.6%,接待游客96223人。
3. 各國入境旅游人數排名表
2008年上半年,共有216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1264.2萬人次外國人入境,同比增長4.3%。
外國人來華人數居前十位的國家是:韓國、日本、俄羅斯、美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菲律賓、越南、蒙古、泰國。4. 各國入境旅游人數統計
全國日均入境人次公布:12萬
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6日下午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有關情況。
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當日介紹稱,自3月11日世衛(wèi)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“全球大流行”以來,全國通過陸地口岸、海港和空港入境人員為日均12萬人次,相比去年同期下降八成多。
5. 我國入境旅游人數的世界排名
受新冠疫情影響,2020年至2021年,中國出境旅游總體處于停滯狀態(tài),依然在底部盤整。
2020年全年出境旅游人數為2033.4萬人次,同比減少86.9%。2021年,預測出境旅游人數為2562萬人次,與2019年相比同比恢復17%,與2020年相比,同比增長27%。相比疫情前過億人次的出游規(guī)模,出境旅游依然基本處于停滯狀態(tài)。
6. 世界各國入境游客人數排名
根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,在過去幾年中,接待入境游人數最多的省份分別是:廣東、北京和上海。
我國接待入境游客人數最多的城市是廣州,游客主要來自港、澳、臺三地。以入境游游客的國別來分,亞洲以韓國游客最多,日本次之。再次是蒙古和新加坡。美洲以美國游客最多,加拿大次之。歐洲以俄羅斯游客最多,其次是德國和法國。大洋洲以澳大利亞最多,新西蘭次之。7. 各國入境旅游人數占比
2011年入境旅游人數13542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1.2%。其中,外國人2711萬人次,增長3.8%;香港、澳門和臺灣同胞10831萬人次,增長0.6%。
在入境游客中,過夜旅游者5758萬人次,增長3.4%。國際旅游外匯收入485億美元,增長5.8%。
國內居民出境人數達7025萬人次,增長22.4%,其中因私出境6412萬人次,增長24.5%,占出境人數的91.3%。國內出游人數達26.41億人次,按可比口徑,比上年增長13.2%;國內旅游收入19306億元,增長23.6%。
8. 世界各國入境旅游人數
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由三大部分組成,即外國人(含外籍華人)、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。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的主要特點有:
(l)我國的入境旅游人數一直在上升,由1980年在世界排名第18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4位。
(2)在入境游客人數中,中國中國香港、中國澳門游客一直占絕大多數,如1978年占86%,2016年仍占79.68%。
(3)我國的外國人旅游市場基本穩(wěn)定,除美國一宣是我國旅游的主要客源國外,主要集中在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(qū),以韓國、日本、俄羅斯游客為主。
(4)隨著我國入境游客人數的增多,我國的旅游外匯收入也在穩(wěn)步增加,在世界各國的排名不斷上升,從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4位。
9. 各國入境旅游人數排名
報告推出中國入境旅游市場吸引力指數,它包括綜合市場吸引力指數、入境旅行時間指數、旅行單位時間支出指數三大指標。經數據統計,全國中間水平,即各省市每位入境游客過夜平均停留時間的中位數2012年為2.55天。
根據對入境旅游市場吸引力指數的研究,國內最具吸引力的省市(省級行政區(qū)域)是天津、北京和江蘇;最具吸引力的三個城市是福州、泉州和南京,其中,福州的指數值為244,是全國中間水平的2.44倍,泉州和南京分別為全國中間水平的1.78倍和1.57倍。
2012年,中國旅游外匯收入最高的省份是廣東,旅游外匯收入為156億美元,約占當年全國旅游外匯總收入的23.5%,遠高于其他省份。外匯收入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省市分別為江蘇和上海。旅游外匯收入最高的三個城市分別是廣州、深圳和杭州。
根據報告,香港是中國內地最大入境游客來源地,但從旅游外匯收入角度看,外國游客是主要來源。
2012年,外國游客貢獻的旅游外匯收入達到301.9億美元,占全國旅游外匯收入的60.3%。這一比例較十多年前明顯提升。2001年,外國游客創(chuàng)造的外匯收入份額為47.9%。
根據報告,中國入境外國游客的主要客源地為韓國、日本、俄羅斯、美國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新加坡、蒙古、菲律賓和澳大利亞。2012年,前四大國外旅游客源地共向中國內地輸送游客1213萬人次,超過入境外國客源市場總量的四成。
10. 各國入境旅游人數對比
2019年文化和旅游發(fā)展統計公報(以下簡稱《公報》)顯示,2019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數60.06億人次,同比增長8.4%,入境旅游人數14531萬人次,增長2.9%,出境旅游人數15463萬人次,增長3.3%。全年旅游總收入6.63萬億元,同比增長11.1%。
《公報》顯示,截至去年底,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96個,比上年末增加20個;圖書總藏量11.18億冊,增長7.3%;全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流通總人次9.01億,增長9.9%。
《公報》顯示,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游事業(yè)費1065.02億元,比上年增加136.7億元,增長14.7%。
11. 各國入境旅游人數和收入排名
截止2018年中國入境游已進入回升通道。2017年入境旅游人數為1.39億人次,同比增長0.8%,其中外國人入境市場同比增長3.6%。過去,中國主要靠差異化吸引游客,現在開始靠美好生活和品質服務吸引游客?,F在有不少外國游客來中國購物、休閑、度假、研學和治病療養(yǎng)。
中國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國包括韓國、越南、日本、緬甸、美國、俄羅斯、蒙古國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印度、泰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印尼、德國、英國、法國等國家。近幾年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在中國入境游客源市場結構中的活躍度在持續(xù)上升。